一、自然条件
长江中下游区地处我国中南部,位于东经102°~123°,北纬24°30′~34°10′之间。东临黄海、东海,南接福建、广东,与华南区相邻,西与广西、贵州、四川的西南山地相连,北接河南、安徽,以伏牛山、淮河、苏北灌溉总渠为界,与黄淮海接壤。全区包括江西、浙江、上海三省市的全部,湖南、湖北、江苏、安徽四省的大部,河南省的一小部分,共辖561个县市(包括县级区)。
1.地形地貌
本区地形复杂,山地、丘陵、岗地、平原、湖泊等交错分布,海拔高度与地表切割程度相差悬殊。全区地势总的趋势是西高、东低,南北高、中间低。丘陵山地面积大,约占全区总面积的3/4.主要山脉,西部有荆山、雪峰山、武当山、雁荡山、九宫山、庐山、井冈山等分布;北部有大洪山、桐柏山、大别山蔓延。山地海拔一般均在500~800米,高者达1500米以上,丘陵山地草山草坡分布广,成片面积大,资源丰富,开发利用潜力大,是改良或建立人工草地,发展草地
畜牧业的重要基地。平原面积约占1/4,有著名的长江三角洲平原、杭嘉湖平原、江汉平原和沿江、沿海冲积平原等。
全区河流众多,湖泊星罗棋布,中部有湘江、资水、沅江、澧水、赣江、抚江、信江和乐安江等9条主要河流汇经洞庭湖、鄱阳湖和北部的汉水、青戈江和京杭大运河等共几十条江河,汇入长江,经江苏中部入黄海。钱塘江、瓯江、甬江、等江河,横穿东南入海。全区分布有我国著名的洞庭湖、洪泽湖、鄱阳湖、太湖、巢湖、高邮湖等淡水湖泊。河渠交织,湖泊密布,形成许多水网地带和以太湖为中心的盆地,成为我国发达的农业地区。河湖滩地,分布成片优良草场,牧草生长繁茂,产量高,品质好,是发展畜禽的重要基地。东部沿海滩涂面积大,地势平坦,土地和草地资源丰富,具有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的巨大潜力。
2.气候特点
本区为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区,也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,气候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。总的特点是:气候温暖湿润,冬冷夏热,四季分明,季风盛行,水热资源丰富。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,盛行北风,冷空气南下,气候寒冷,常有短期冰雪冻害;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,盛行南风或东南风,下沉空气压缩增温,气候炎热,春夏之交,冷暖气流交替,梅雨连绵。夏秋之季,受单一气团控制,晴热少雨,高温伏旱。春秋季节短,冬夏季节长。年平均气温15~21℃,最冷月(1月)平均气温2.5~7.5℃,极端最低温度-4.2~-18.1℃;最热月(7月)平均气温26~30℃,极端最高温度43.7℃,≥10℃年积温4500~6500℃。由于受东南季风的影响,降雨量较高,年平均一般为800~2000毫米,降雨量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,沿海多于内陆,山地多于河谷和盆地。降雨量的季节分布不均,多集中在4~7月,占全年降雨量的50%左右,而7~9月多大风或暴雨。相对湿度70%~80%,无霜期230~330天。年太阳辐射量100~130千卡/厘米2,年日照时数1300~3100小时。由于区内多山丘,对气候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,气候垂直分布明显。据资料统计,海拔每升高100米,年平均气温递减0.426~0.569℃,月平均气温递减0.28~0.69℃,≥10℃年积温递减137~227.8℃,年降雨量递增28.8~138.2毫米。
3.土壤
主要为黄棕壤、红壤和黄壤。黄棕壤分布于北亚热带的低山、丘陵和岗地及亚热带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。红壤多分布于中亚热带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。黄壤分布于中亚热带海拔500~800米的山地。红壤土层深厚,但肥力较低,天然植被稀疏,水土流失严重。黄壤含有机质较高,土壤肥力较好。土壤多呈微酸性,pH值4~6.5,缺磷少钾。
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分布有山地草甸土,海湖平原和沿海、沿江平原多为冲积土,还有潮土、水稻土、石灰土、紫色土等。
二、当家草种
白三叶、黑麦草、玉米、苏丹草、紫云英、象草、杂交狼尾草、苇状羊茅和雀稗。
三、优秀草种
紫花苜蓿、
狗牙根、鸡脚草、红三叶、无芒雀麦、箭筈豌豆、苦荬菜、聚合草和串叶松香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