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调制干草的饲草

从理论上讲,几乎所有人工栽培牧草、野生牧草均可用于制作干草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一般选择那些茎秆较细,叶面适中的饲草品种,即通常所说的豆科和禾本科两大类饲草,因为茎秆太粗、叶面太大、茎秆和叶相差太悬殊,都会影响干草质量。

  1、禾本科牧草
  ①羊草 又名碱草,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西北、华北和内蒙古等地,俄罗斯、朝鲜、蒙古等国也有分布。羊草为松嫩、科尔沁、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等草场上的优势种和建群种,50年代后开始人工栽培,并迅速在许多地方建成了大面积的羊草人工草地。羊草不仅适于放牧各种牲畜,而且是最适于调制干草的禾本科牧草品种之一。干草粗蛋白质含量为7%~13%,粗脂肪2.3%~2.5%,叶片多而宽长,适口性好。
  ②芒麦 又名垂穗大麦草、西伯利亚碱草,芒麦是禾本科多年生牧草,为北半球北温带分布较广的野生牧草,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、西北和内蒙古一带,俄罗斯东南部,西伯利亚、远东、哈萨克斯坦及蒙古和日本也有分布。20世纪60年代初用于建立人工草地。芒麦抗寒力强,耐湿润但抗旱力较差,对土壤适应性较广泛,不仅肥沃的土壤能生长良好,在弱酸至弱碱性土壤和低湿盐碱地上也能生长。芒麦叶量丰富,幼嫩时适于放牧,在抽穗至始花期收割,调制干草,品质较好,粗蛋白质含量11%~13%,粗脂肪2%~4%。
  ③披碱草 又名野麦草、直穗大麦草,是广泛分布于温带和寒带草原地区的优良牧草,我国主要分布在“三北”(东北、华北、西北)地区。披碱草以其抗寒、抗旱、抗风沙、抗盐碱而受到欢迎。调制干草的适宜收割期在抽穗至开花前,粗蛋白质含量为7%~12%,粗脂肪2%~3%。若收割过晚则草质粗硬,
营养成分含量下降。
  ④苇状羊茅 又名苇状狐茅,为禾本科狐茅属多年生草本植物,起源于欧、亚两洲,主要分布在温带与寒带的欧洲、西伯利亚西部及非洲北部。近年来在陕、甘、晋、豫、鄂、湖、滇、苏、浙、皖、鲁等省均表现了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。苇状羊茅丛生,须根,有短地下茎,茎直立、坚硬。耐旱、耐湿、耐热,既能在较寒冷的条件下生长,也能在亚热带丘陵岗地安全越夏,但耐寒性较差,在肥沃、潮湿的土壤上种植,产量高,再生性强,耐刈割。可在暖温带、亚热带丘陵岗地和轻盐碱地上广泛种植,也可与白三叶组成混播草地。苇状羊茅调制干草在抽穗期刈割,干草粗蛋白质含量13%~15%,粗脂肪3%~4%,收割过晚,则草质粗糙,适口性差。
  ⑤黑麦草 原产于西南欧、北非及西南亚,现为我国亚热带高海拔降水量较多地区广泛栽培的优良牧草,至今已经培育成不同特点的约60余个品种。黑麦草为上繁草、密丛型,分蘖力强,可达数十个至百余个。黑麦草喜温暖、凉爽、湿润的气候、怕炎热、不耐干旱和寒冷。黑麦草是我国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春、秋、冬常绿的重要牧草。草质柔软,叶量较多,所有草食家畜、家禽、鱼都很喜食。初穗盛期刈割调制干草,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9%~13%,粗脂肪2%~3%。由于叶片多而柔软,是牲畜的优质干草。幼嫩时收割粗蛋白含量可达20%,可用于喂猪,特别是母猪

  (2)豆科牧草
  ①紫花苜蓿 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豆科牧草,它起源于小亚细亚、外高加索、伊朗和吐库曼等国家的高地。我国早在两千年前就开始种植,主要分布在“三北”地区。苜蓿被称为“牧草之王”,不仅是由于它的草质优良,营养丰富,而且是由于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。苜蓿茎叶柔软,适合调制干草,适宜的收割期为初花期,粗蛋白质含量18%~20%,粗脂肪3.1%~3.6%,收割过晚则营养成分下降,草质粗硬。
  ②沙打旺 又名直立黄芪,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。我国豫、冀、鲁等省作为牧草和绿肥栽培,已有数百年历史,20世纪60年代以来,东北、华北和内蒙古等省(区)大规模飞播种植,发展很快。沙打旺不仅作为饲料用,而且也是防风固沙、保持水土、作为燃料和肥料的良好植物。沙打旺在初花期收割,调制干草最适宜,粗蛋白质含量为12%-17%,粗脂肪2%~3%。沙打旺茎秆较粗硬,整株饲喂利用率较低,粉碎后混拌其他饲料,可提高利用率,改善养分平衡。
  ③红豆草 又名驴食豆、驴喜豆,为豆科红豆草属多年生牧草,饲用价值与苜蓿相近,有“牧草皇后”之称。一千多年前已在亚美尼亚栽培,后引入法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。现分布于欧洲、非洲和亚洲西部、南部。现我国甘、宁、陕、青、川、藏等省(区)大面积种植,成为我国干旱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重要豆科牧草。开花期的红豆草适于调制干草,因为此时茎叶水分含量较低,容易晾晒,但也要注意防止叶片脱落。开花期的红豆草干草粗蛋白质含量15%~16%,粗脂肪2%~5%,干物质消化率在70%左右。  
  ④小冠花 为豆科小冠花属草本植物,原产于南欧及东地中海一带。我国于1967年引入,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