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务院最近批复同意了《西部大开发“十二五”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这是国务院批复的第三个西部大开发五年规划。在新的形势下,《规划》有什么亮点?提出了哪些新举措?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。 《规划》明确基本思路 这位负责人说,西部大开发已进入第十二个年头。《规划》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,围绕主题主线,进一步明确了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基本思路。一是在开发理念上,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。明确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将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摆在突出位置,坚持在高起点上加快发展,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,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,又要在“好”上做文章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、西部特点的新路子。 二是在开发方式上,更加注重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。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势资源转化战略,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大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,建设国家能源、资源深加工、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。同时,适应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,把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单列一节,明确提出了要求。 三是在开发布局上,更加注重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。按照“抓两头、带中间”的工作思路,一手抓重点经济区培育壮大,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,一手抓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,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。 四是在开发重点上,更加注重集中力量解决全局性、战略性和关键性问题。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破解交通和水利两个瓶颈制约。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,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;更加注重突出重点、综合施策,提出要加强5大重点生态区综合治理。“三农”建设在强化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同时,针对西部牧区、林区分布广、面积较大的特点,把振兴牧业经济和提高林业发展水平单列两节,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建设任务。改革开放指向更加明确,进一步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,进一步突出内陆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。 五是在开发机制上,更加注重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运作。《规划》提出,地方各级政府要强化指导服务,大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,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,吸引各类要素有序向西部地区流动,进一步凝聚社会各方面力量,共同参与和支持西部大开发。 六是在开发政策上,更加注重差别化支持措施。《规划》要求,要以更大的决心、更强的力度、更有效的举措,落实好中央对西部地区在财政、税收、投资、金融、产业、土地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,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倾斜力度。 继续加大对西部基础设施支持力度 这位负责人说,“十二五”时期,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继续突出强调交通和水利两个关键环节。交通重点解决通道建设和路网完善问题。铁路要加快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联系的区际通道、与周边互联互通的国际通道建设;公路要进一步强化路网衔接,打通省际“断头路”,建设连接东中部地区的公路干线和国际运输通道;民航要加强枢纽机场和干线机场建设,新建一批具有重要作用的支线机场。 水利重点解决西南地区工程性缺水和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。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,加快推进西南地区水源工程建设;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,合理建设跨流域、跨区域调水工程,解决西北地区资源性缺水问题。同时,国家将积极推进能源通道建设,完善国内外原油、成品油、天然气等能源输送管网;推进“三网融合”,提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。 西部生态建设重点明确 这位负责人说,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,“十二五”时期,一是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、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,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,研究制定《生态补偿条例》,努力实现生态补偿的制度化和法制化。 二是要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、退牧还草成果,加快编制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,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、京津风沙源治理、石漠化综合治理和防护林体系建设,稳步推进生态移民,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。 三是要继续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,严格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提高饮用水水质达标率,确保饮用水安全,建立健全工业污染防控体系,推进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及污染防治,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。 四是要切实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,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,严格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,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,大力发展循环经济。 五是要坚持防治结合、以防为主的方针,全面提高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害风险管理水平。 五大举措改善西部农民生活 这位负责人说,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,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根本目的。《规划》在优先发展教育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、增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、繁荣文化事业等方面,提出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的重点任务。 在改善西部地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,主要有五大举措。 一是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;积极推进农业
机械化,调整农业结构;大力发展设施农业,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;加强农技推广、动植物疫病防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。 二是振兴牧业经济。加大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,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,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,加快转变牧业发展方式。 三是提高林业发展水平。加大造林绿化力度,增加森林资源总量,加快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,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。 四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。拓展农业广度和深度,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;努力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;加强农民培训,推进农民创业,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入;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大力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。 五是建设幸福新家园,实施“六到农家”工程。全面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,加快建设通乡通村道路,加快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,因地制宜实施农村沼气建设,推动农村危房改造,改善村容村貌,建设农村新型社区。 西部地区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 这位负责人说,西部地区陆地边境线长达1.8万公里,与周边14个国家和地区接壤,是我国通往中亚、南亚、东南亚以及俄罗斯、蒙古的重要通道,地缘优势突出。西部地区的开放水平,决定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。 今后一段时期,扩大西部地区对外开放,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重点。西部地区要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,加大向西开放力度,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抓紧研究推进沿边地区开发开放的政策措施,加快推进重点边境城镇、重点口岸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,打造沿边对外开放桥头堡和经济增长极。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,建设重庆、成都、西安、昆明、南宁、贵阳等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,积极推动宁夏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、穆斯林国家开放的重要窗口。 西部大开发战略(新闻背景)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陕西省、甘肃省、青海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、四川省、重庆市、云南省、贵州省、西藏自治区、内蒙古自治区、广西壮族自治区12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以及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,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,占全国的71.4%。 1999年11月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对西部进行大开发的战略决策。2000年3月中旬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成立并开始工作。2000年10月,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》,把实施西部大开发、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,强调: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、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,关系经济发展、民族团结、社会稳定,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,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。”2001年3月,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》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。2006年12月8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《西部大开发“十一五”规划》。